10月5日,我校文学院教授、民进委员会前主委马正平参加了“艺术与美学: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和别现代”国际学术研讨会。
此次会议由佐治亚州西南大学“中国别现代研究中心”和上海师范大学文学院发起召开,马正平教授作为本次会议的四个主旨讲演者之一受邀参会,并作了题为《揭示人类实践活动的“未体”与“似理性”奥秘——我的别现代:从时空美学到非构思写作学、言语学、后批判实践哲学和纯粹教育学》的主题演讲。
马教授的主旨讲演就“别现代”的概念从哲学方面做了深度阐释,他在讲演中指出:作为一个不同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概念,不应该是“空间叠加”(因为那时“后现代”的“双重编码”的“混搭”思想),而应该是及超越“现代主义”哲学的“客体”、“理性”、“总体”,有超越“后现代”哲学的“经验”、“无序”,而应该是走向 “未体”的“似理性”,即将“古典”理论和“前现代”思想绕开“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之后直接进行当代哲学的“似理性”后批判性的转化,从而产生出当代新的实践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即 “后形而上学”的实践哲学。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所有的人文学科、社会学科、所有的时间性创造学领域、学科才能实现默会认识论的后批判的“别现代”或“新现代”(也是“新后现代”或“后后现代”)哲学。马教授在讲演中指出,正是在这个“新现代”或“别现代”哲学意识背景下,他才建构起了目前处于国际学术前沿的“非构思写作学”、“时空美学”、“言语学”、“实践哲学原理”、“非构思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言思美纯粹教育学”。
马正平的主旨讲演在会上引起了各国与会学者的浓厚兴趣,进行了现场的对话语交流,场面非常热烈。马教授的主旨讲演及激烈的交流互动对话活动是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最亮丽的学术风景,给与会各国学者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主办之一上海师大文学院当场邀请马教授到上海师大讲学。

编辑:cstzb319